
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,大脑实质受到损伤后可出现神经功能改变,如偏瘫、平衡失调等。
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而言,造模结束只是步,验证个体模型是否成功是第二步,而控制组内个体特征一致性是第三步。
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是重要的观察指标,可以用来在体评价模型是否成功或者病变严重程度。尽量控制动物模型的评分一致性是很困难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。
这里介绍三种常见的啮齿类神经功能评分方法。
一、【Longa评分法】
① 无神经功能缺陷:0分;
②瘫痪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:1分;
③行走时向瘫痪侧转圈:2分;
④行走时向瘫痪侧倾倒:3分;
⑤不能自动行走,存在意识丧失现象:4分。
二、【Bederson评分法】
抓起动物的尾巴,使动物离台面10cm高。此时,正常大鼠的前爪处于伸直状态,而存在神经功能病变的动物则可出现如下表现:
① 无神经功能缺陷:0分;
②动物尾巴提起后,瘫痪侧前肢回收并屈于腹下,而正常侧肢体伸向台面:1分;
③除第二条表现以外,俯卧于台面时向瘫痪侧侧推动物的阻力较正常侧明显降低:2分;
④除条和第二条以外,动物行走时向瘫痪侧旋转:3分。
三、【平衡木评分法】
一根长为80cm、宽为2.5cm的木条,水平固定在离台面10cm高度的地方,然后让动物在木条上行走。
①能跳上平衡木条,可以自由行走但不跌倒:0分;
②能跳上平衡木条,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,但跌下的机会小于50%:1分;
③能跳上平衡木条,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,但跌下的机会大于50%:2分;
④动物在正常侧身体的帮助下可以跳上平衡木条;但是瘫痪侧的后肢不能够帮助身体向前移动:3分;
⑤动物无法在平衡木条上行走,但是可以坐在木条上:4分;
⑥将动物放在木条上,动物很快会掉落下来:5分。






一、实验概述
八臂迷宫(radial arm maze)实验是为常用的评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模型之一,由Olton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。其基本依据是,控制进食的动物受食物的驱使对迷宫各臂进行探究,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,动物可记住食物在迷宫中的空间位置。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动物的工作记忆(working memory)和参考记忆(reference memory)。八臂迷宫操作简便、可行,而且能区分短期的工作记忆和长期的参考记忆,现已被广泛用于学习记忆功能评价。
二、实验仪器

1.3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
在MMPM 中将 10 只大鼠(具体数目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)同时放在装有 14 或 15 个台的水槽中(长 127 cm ,宽 44 cm ,高 45 cm )进行实验,这样既避免了 SP及M P中单只大鼠与群体隔离的缺点,又保留了 M P 中活动范围增大的特点,因在实验时大鼠多是 3 只或 4 只一笼进行饲养,如 1 组实验需 10 只大鼠,则需要3笼或 4笼大鼠,考虑到来自不同笼的大鼠放在一起实验也可能造成群体的不稳定,有学者将实验方法进一步改良,将实验所需的 10 只大鼠放在同一只笼中饲养 2 周,实验时再将这些大鼠放在一起同时进行睡眠剥夺实验,这样以克服实验时大鼠群体不稳定的缺点,从而将实验时的不确定因素减至低! 实验研究发现在MMPM中'经采取措施保持大鼠群体稳定性及避免大鼠与群体分离后' 大鼠上腺重量%体重减轻量%中促上腺皮质(A CTH )和上腺皮质酮 (CO RT) 的含量均较M P中为低,提示M M PM 较 M P 具有更低的应激性,是较为理想的REM 剥夺方法。
